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研究生中共青团和研究生会工作的几点意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04:18:30  浏览:86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研究生中共青团和研究生会工作的几点意见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研究生中共青团和研究生会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九八五年一月三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总政组织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委,国家机关团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联:

  目前,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达五万,有的学校逾千人,并有较大幅度增多的趋势。最近,国务院又批准在一些高校成立研究生院。研究生已成为我国青年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乃至社会生活中一支十分活跃和具有影响的力量。为适应这种情况的要求,加强研究生中共青团和研究生会工作,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经国务院批准已成立研究生院或研究生比较多(一般在三百人左右)的学校,由学校党委批准,可以成立研究生会。校研究生会同校学生会一样,可以成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联和全国学联的团体会员,享受全国学联章程规定的权力,并履行义务。

  二、目前还不具备条件成立研究生会的学校,可设立校学生会的研究生分会或研究生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同时,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代表参加学校的校、系学生代表大会,并可以成为校、系学生会领导机构的成员。

   三、研究生会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团委的指导帮助下开展工作。研究生会要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多种活动,在自我管理与服务、教育改革、城乡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四、研究生会要加强同校学生会的联系与合作,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工作。

  五、研究生会的活动经费,根据教育部的意见,可以参照本科生的有关规定实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

  六、全国学联主席、副主席、委员单位的代表,要逐步做到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联也可参照实行。

  七、全国学联秘书处下设研究生部,具体负责有关研究生会的日常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联秘书处也应有专人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八、学校团委可以建立研究生分团委或其他专门机构负责研究生中团的工作。要加强研究生中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积极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方针,协助党组织做好对研究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推荐工作。

  九、各地团组织和学联组织要把研究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仅要组织一些适合研究生特点的活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活跃研究生会工作,而且要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出一些好的工作形式和方法,适应新时期研究生工作的要求。

  请将以上意见转发各高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各地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共青团中央
全国学联
一九八五年一月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突尼斯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突尼斯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2000年3月1日通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外交部部长唐家璇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5月4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突尼斯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
1992年2月20日,国家环保局

第一条 为加强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下简称环保科技成果)的管理,促进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环保科技成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环保科技成果的鉴定、建档、登记、奖励、保密和推广应用等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环保科技成果包括:
(一)为阐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其效应的机理、规律、特征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应用理论研究成果;
(二)为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取得的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应用技术成果;
(三)对引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而取得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四)应用推广已有科技成果过程中取得的新的环保科技成果;
(五)为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管理全国的重大环保科技成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环保科技成果;国务院有关部委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管理本部门的环保科技成果。
各基层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的科技成果。
第五条 环保科技成果的鉴定必须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环保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后,应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建档。
第七条 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重大环保科技成果,应报送国家环境保护局登记,并附送下列材料一套:
(一)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表;
(二)技术鉴定证书或视同鉴定证书;
(三)主要技术报告。
报送国家环境保护局登记的环保科技成果,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环境保护机构审查、推荐。国家环境保护局直属单位的环保科技成果,直接报送。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环保科技成果,由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会同主要协作单位按上述规定报送。
第八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对符合条件的环保科技成果,按报送日期先后顺序登记,并在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布。
任何单位、个人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中的环保科技成果有异议的,自成果公布之日起两个月内,可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提出异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写清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地址。国家环境保护局接到异议书后,送成果推荐部门调查核实;成果推荐部门应及时对有异议的成果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家环境保护局核定。
对无异议的环保科技成果,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发给环保科技成果证书。
第九条 对环保科技成果的奖励,按照国家有关科技奖励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执行。
第十条 环保科技成果的保密必须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保密条例》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保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级环保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应与科技情报、科技服务、科技开发和科技宣传等机构配合,交流环保科技成果信息;对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环保科技成果,应编制推广计划,安排落实。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